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不懈飞天梦 十载筑“月宫”——记“2014北京榜样”特别奖获

北航新闻网1月6日电(记者 万丽娜) 1月5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的“2014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评选隆重揭晓,我校刘红教授带领的“月宫一号”团队以高尚赤诚的爱国情怀、创新开拓的科研精神和团结敬业的奉献胸襟,荣获“2014北京榜样”特别奖。团队热忱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倾情献身人类航空航天事业、执着追求科研学术卓越创新的精神得到全社会的热烈推崇与弘扬。

“月宫一号”即“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实验装置”,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该技术,这项研究对保障中国载人登月、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
“月宫一号”团队

浪漫神话 构筑梦想

自2004年起,北航刘红教授团队就瞄准了国家载人深空探测重大需求,开始了月球梦:在月球建设长期有人基地,使月宫不再只是神话。正是这样一个既浪漫又现实的飞天梦想,使团队成员秉持信念,保证了“月宫一号”设计建设、实验的顺利进行。

刘红教授从小就是一个“追梦人”。小时候,她喜欢数星星、看月亮。她经常会在夏夜的晚上昂起头看着月亮,这个斑点可能是一棵树,那个斑点可能是一个人。直到知天命之年,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的她,带上了“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头衔,刘红才知道原来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探索孩提时代有关星空的梦想。

多年来,刘红教授带领团队成员走访参观了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俄罗斯BIOS-3、美国生物圈2号、日本CEEF以及火星500等,每一次的旅程都让团队成员无比震撼。同时,作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的刘红教授,始终秉承“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走得更高”的理念,以广域的国际化视野和宽阔的国际化胸襟,多方引进国外智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十年引进来自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专家100余人次,讲学开课、联合开展合作研究。国际化大舞台的广阔视野更是点燃了“月宫一号”团队的激情与梦想,他们将这种热烈而执着的情感全部投入到了缜密的科研之中。

\
刘红教授在实验舱内

追梦路上 创新踏痕

“月宫一号”研究团队由刘红教授、谢倍珍副教授、胡大伟讲师、付玉明讲师及1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此外还有已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26名,均在“月宫一号”的研究工作中做过贡献。近3年,团队中的研究生获得国际、国家、校级奖项20项以上,其中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4人获得校长特别奖学金,近5年17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过学术报告。

“月宫一号”建成之前,团队经过了近10年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建立了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设计构建方法。

在“月宫一号”设计过程中,当时还是讲师的谢倍珍博士、付玉明博士及五名研究生贾伯阳、张厚凯、刘慧、李乐园、孙伊分别担任了7项分系统责任设计师的重任。他们废寝忘食查阅资料、形成设计加工方案。“月宫一号”进入建设阶段, 研究生张厚凯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监督和验收,博士生邵玲智负责具体组办国际研讨会、实验台柜和电器采购,李乐园负责舱室装修设计和宣传科普等工作。大家深知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起早贪黑,常早上6点来监督施工,或值守到凌晨监督装卸材料,紧张而有条不紊。“月宫一号”主体工程建成后,让大家记忆犹新的是,盛夏七八月,工地气温经常达到40多度,张厚凯负责现场监督,脚手架已经烤得烫手,他仍然爬上爬下认真检查每一个焊缝,从脚手架上爬下来,他用那磨出水泡的双手拧开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基本见底了,由此大家便亲切地叫他“水桶”。

整个施工过程,“月宫一号”仅仅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世界奇迹,令来访的国际专家同行惊叹不已。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所所长高度赞扬了研究团队在构建“月宫一号”过程中,向世界展现出的“极强的专业性和极高的热忱”,“美国生物圈2号”专家称赞团队“在空间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领域的关键性贡献令人振奋不已”。

执著坚守 “月宫”建成

2013年11月19日,“月宫一号”封舱运行, 2014年农历大年初四,“月宫一号”正式开始为期105天的密闭有人实验。

总设计师刘红教授说,“这次实验系统总的闭合度达到了97%,也就是说人所需要的所有物质97%是循环再生的,只有3%是外援的,主要是肉类。

“月宫一号”这次实验的居民,分工非常明确。

董琛主要负责培养小麦,这个任务非常重要,因为舱内共69平方米的种植面积,小麦占40平方米。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种得好坏决定了这三个人能不能吃饱,氧气是否充足。王敏娟负责21种作物中除小麦以外所有作物的栽培,此外,她还要负责做饭。对于这个系统来说,做饭很特殊,一切要从小麦粒开始去做。收获了小麦,要把它磨成面,然后再去做面点。这个系统里边是不许爆炒、不允许有油烟的,所以王敏娟只能用蒸煮的方式或者水焯的方式做出可口饭菜。

舱长谢倍珍虽然是教师,也只是比两位博士生大两三岁。她除了负责舱内管理还要负责舱内最脏最累的工作——处理尿液粪便和植物废物并饲养黄粉虫。但她总是乐呵呵的,从不抱怨。

\
谢倍珍老师舱内调试仪器

让志愿者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就是特殊的“吃虫”经历:“月宫一号”里需要饲养黄粉虫,等它们长到约2.5cm大时,志愿者们必须把它们当作食物吃掉,补充一定量的动物蛋白。董琛和王敏娟永远记得谢老师第一次收获黄粉虫的快乐和要吃下它的复杂心情,“真的难以形容”。

最感人的是舱内团队成员的协作和相互信任,舱外团队成员24小时坚守值班岗位。2014年春节期间,团队成员为了确保试验的圆满成功,全部自愿留在学校,无一人缺席。研究生邵玲智和董迎迎几乎每天都坚守在监控室内。

\
舱外坚守的团队成员

105天的密闭生活,三名舱内试验人员在舱内进行繁多的系统运行维护和实验操作,认真测试记录了上百种实验数据,并经受了长居密闭环境的生理适应和心理考验。

2014年5月20日,团队成员谢倍珍等三位志愿者伴随着众人的掌声,从“月宫一号”密闭舱中走出来,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实验装置“月宫一号”105天的密闭多人试验获得成功。“月宫一号”的试验成功,对保障中国载人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
出舱仪式

实验成功后,刘红体会了生命中“极大的满足感”,“那一刻,觉得这一生过得真值”。

刘红说,我们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到2014年十年整,十年来很多青年才俊都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他们做了非常大的贡献。我们这次实验有人出名了,有的人没有出名,有的人留给这项事业的影像,永远是一个背影。但是大家都一样高兴,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梦想!

荣誉环绕 不忘初心

2014年5月,“月宫一号”的试验成功得到了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近30家新闻媒体纷纷到场进行采访报道,社会反响热烈、持久。

2014年9月,“月宫一号”研究成果以其广泛的国际化基础以及优异瞩目的国际交流合作成果,以排名第三的成绩,入选“新中国65年十大引智成果”。

2015年新年伊始,刘红教授带领的“月宫一号”团队再次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创新的科研精神和敬业的奉献胸襟,荣获“2014北京榜样”特别奖。

荣誉环绕之下,刘红教授及“月宫一号”其他团队成员却显得格外沉静,他们思考着接下来的工作目标:在总结分析已有实验结果基础上,把“月宫一号”继续改进扩建,完善单元技术和设备,开展更 长时间、更多乘客、更高闭合度的实验系统,将我国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发展到世界第一,为我国载人深空探测生命保障提供更加完美的理论和技术服务。

荣誉之下,不忘初心。

追梦的路上,他们没有停歇,不断前行……

编辑:孙也程